第9章 筹备把剧本内容转化为镜头语言
仲春二月,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。负责剧务工作的司徒慧敏匆匆来到夏衍的住处,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地说:“电通公司决定将田汉写的剧本《凤凰涅槃图》拍成电影,这可关乎‘电通’的发展命运,我实在不敢擅自做主,你看这事该如何是好?”
夏衍抬起头,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神情平静地问道:“剧本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?”
司徒慧敏叹了口气,如实回答:“剧本只有十来页,如果按照严格的电影剧本形式要求来看,更像是一个剧本大纲,不过主题和结构已经十分明确。”
夏衍是党的电影组组长,这两年他凭借一支笔在上海影坛纵横捭阖。推动左翼电影剧本创作,是电影小组领导左翼电影运动的关键举措,他在这方面成绩斐然,即便与高产的田汉相比,其电影剧本创作数量也毫不逊色。他接过司徒慧敏手中的剧本,仔细翻阅起来。
片刻后,夏衍合上剧本,说:“内容确实有些单薄,部分情节也显得过于浪漫,整个故事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。”
司徒慧敏趁势说道:“看来,这修改剧本的重任,非你莫属了!”
夏衍没有犹豫,满口答应:“我接手!”
“那太好了!”司徒慧敏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。
夏衍宽慰道:“对于原著存在的不足之处,我在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时,一定会加以补充和完善。你尽管放心,我定会全力以赴。”
从那天起,夏衍便全身心投入到剧本的改写工作中。他逐字逐句地研读田汉的原稿,细细揣摩其中的人物设定与情节走向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
在改写过程中,夏衍对剧本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补充。他增加了更多现实主义的元素,使故事更加贴近生活,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。他还特别注重情节的紧凑性和戏剧冲突,力求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。
仅仅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,夏衍就完成了电影摄制台本。当他将厚厚的一叠稿纸交给司徒慧敏时,司徒慧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:“这么快?你真是神速啊!”
夏衍笑了笑,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:“时间紧迫,我只能尽力而为。我把剧本改了个名字,你看看行不行?”
司徒慧敏问:“改成了什么名?”
“《风云儿女》。”夏衍耐心解释道,“你瞧窗外,天上的白云时而堆积成团,时而像碎棉一样散成一片片,这不正像剧本所描绘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吗?至于‘儿女’,自然是指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。”
司徒慧敏接过剧本,仔细阅读起来。随着页数的翻动,他的神情逐渐从惊讶转为赞叹:“好!这个剧本不仅保留了田汉原作的精髓,还增加了许多新的亮点。故事情节更加紧凑,人物形象也更加立体!”
夏衍谦虚地摆了摆手:“这只是初步的修改,具体的拍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。”
“‘电通’现在正处于急需新片的阶段,如今有了这样情节生动、又能反映时代呼声的好作品,还有什么可犹豫的?”作为制片主任,司徒慧敏当即行使了拍板权:“我看布景、摄影等工作可以马上开始筹备了。”
“这是田老大入狱前创作的本子,我们一定不能搞砸了。”夏衍说,“现在就等剧本审查通过了。”
司徒慧敏又想到一个难题,问道:“你觉得由谁来导演这部片子合适呢?”
夏衍摇了摇头,说:“既要让这部片子充分展现我们的思想情感,又要在表面上让检查官们挑不出毛病。我们‘电通’这样老练的导演还没有。”
“这确实是一个问题。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,导演抗战题材的电影是要冒生命危险的。”司徒慧敏想了想,说,“看来只有从我们自己的‘剧联’找人了。”
夏衍权衡再三,提议道:“叫许幸之怎么样?他曾经积极参与上海艺术剧社的演出活动,还在天一影片公司担任过美术设计和置景师,多少和电影行业有些渊源。”
司徒慧敏对许幸之了解不多,不禁有些疑惑地问:“他能行吗?”
夏衍肯定地说:“我觉得没问题。别看许幸之在‘天一’工作,他可是我的老朋友了。当年他在日本,我们中华艺术大学缺教员,我一个电报,他就毫不犹豫地回来了。他是个靠得住的人。”
司徒慧敏听后,脸上露出喜色:“那你就去找他试试吧。”
“我马上就去。”夏衍应道。
司徒慧敏接着又说:“摄影师也由你定了吧!至于男女主角,我们再一起想想办法。”
上海八仙桥纪念会热闹非凡,一场绘画摄影联展在此举办。展会场地设在一家书店的楼上。许幸之将自己精心创作的《失业者》《铺路者》《逃荒者》等一系列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油画、水彩画作品,以及舞台美术设计和石膏作品,与吴印咸的摄影作品一同联合展出。
展厅内,讲解员正热情地向观众介绍:“这里展览的是两位年轻人的作品,一位是许幸之,另一位是吴印咸。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,饱含人文关怀。正值而立之年的许幸之才华横溢,不仅擅长绘画、作诗,还积极参与演剧活动……”
此时,夏衍来到许幸之身旁,问道:“展品都是你和吴印咸的吗?”
许幸之连忙摆摆手,谦逊地说:“哪里哪里!实际上,鲁迅先生的藏品撑起了我们这个展览的大半壁江山。”
夏衍一脸疑惑:“你怎么把鲁迅先生的藏品搬来了?”
许幸之微笑着解释:“我听闻鲁迅先生收藏了丰富的苏联图片资料,特别感兴趣,就去和他商量,问能不能借给我办个画展,没想到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。”
夏衍若点点头,随后说道:“我今天来找你,是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和你商量。”
许幸之连忙拉了一下着夏衍:“走,我们到房间里去说。”
两人来到展厅内的一个小房间,夏衍开门见山:“我们电通公司目前正缺人手,希望你和吴印咸能一起从‘天一’转移过来。”
许幸之爽快地回答:“老兄有事吩咐,那肯定没二话!”
夏衍欣慰地笑了笑:“不是自己人,我也不会冒着这么大风险来找你。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放风声,说‘电通’**的公司,是左翼公司,所以一些电影界的著名导演和演员都不敢参与‘电通’的工作,就怕有一天‘电通’被关闭,自己还背上和**合作的名声。这次叫你过去,是想请你执导田汉创作的电影《风云儿女》。”
“《风云儿女》?”许幸之对这个名字感到有些陌生。
夏衍点头肯定道:“没错,《风云儿女》是电通公司准备拍摄的第二部片子。”
许幸之微微颔首。
夏衍继续说道:“田**阳翰笙被捕的事情,你大概已经知道了。《风云儿女》是田汉入狱前创作的一个剧本,题材是号召广大青年起来抗战,故事十分精彩,拍出来肯定能对当前的政治斗争起到很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。所以我们得尽快让它上映。再说,田汉还在牢房里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放出来,我们这些侥幸在外面的人,要对得起他。拍好这部电影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
许幸之被夏衍的真诚深深打动,但还是有些意外地说:“让我来导演?可我从来没有导演过电影呀!”
夏衍连忙说:“这个倒不是关键问题。你加入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,有丰富的演出实践经验;又在天一影片公司担任过美术设计和置景师,有电影制作方面的经历。而且你对电影的执着追求大家都有目共睹,所以我们才敢把这副重担交给你。”
许幸之满怀感激地说:“谢谢你们如此信任我。我觉得自己不仅是在接受你交办的任务,也是在实现从小就有的让画动起来的梦想。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这部片子。”他稍作停顿,又有些担忧地问:“不过,‘电通’的人会听我的指挥吗?”
夏衍笑着说:“你放心。这次来找你,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,是我和司徒慧敏、孙师毅一起商量决定的。另外,我还打算邀请吴印咸担任这部电影的摄影。”
许幸之点头表示赞同:“能跟老吴再度合作电影,没问题!”
夏衍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把这部电影执导好。”
许幸之又好奇地问:“男女主角的扮演者确定了吗?”
夏衍肯定地说:“确定了!”
“他们是谁呀?”
“一位是袁牧之,电通公司上一部电影《桃李劫》就是由他主演的;另一位是王人美!”
许幸之露出惊讶的神情:“王人美如今事业正处于巅峰,她愿意冒险出演这部抗战题材的影片吗?”
夏衍解释道:“王人美和许多出演鸳鸯蝴蝶派电影的女明星价值观截然不同。她不仅同情贫苦大众,还怀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,之前就出演过《共赴国难》《野玫瑰》等宣传抗日的影片。当然,这次参演《风云儿女》,除了王人美自身的因素,还多亏了一位牵线人呢!”
许幸之追问道:“谁呀?”
夏衍笑着说:“她的丈夫——电影皇帝金焰。金焰听说田汉创作的电影《风云儿女》要拍成电影,正缺女演员,马上就推荐了自己的爱人。”
“有袁牧之和王人美担任主演,我对拍摄好这部电影更有信心了。”
许幸之接过剧本,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。
“怎么样?”夏衍问。
许幸之满意地说:“剧本写得太精彩了。我现在要做的,是从电影摄制者的角度,把剧本内容转化为镜头语言,将这些概述性文字变成一个个可视性的画面。”
